返回 第628章 东坡回赠肉  美食复苏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628章 东坡回赠肉[2/3页]

  看清楚了,此时的【东坡肉】还不叫【东坡肉】,而叫【回赠肉】。

  那是什么时候改为东坡肉的呢?

  继续往下看。

  元丰三年二月一日,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。

  他自己开荒种地,便给自己起了个“东坡居士”的号。

  在黄州期间,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《食猪肉诗》中。

  到这里,东坡肉才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。

  虽然此时已经有了东坡肉的名字,但这个肉只在当地有影响,外地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。

  真正让东坡肉叫得响,并闻名全国,还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“东坡肉”。

 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,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。

  元祐五年五、六月间,浙西一带大雨不止,太湖泛滥,庄稼大片被淹。

  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,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。

  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,筑堤建桥,使西湖旧貌变新颜。

 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,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。

  听说他在徐州、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,于是到过年的时候,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。

  苏轼收到后,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,烧得红酥酥的,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,大家吃后无不称奇,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“东坡肉”。

  看清楚了吗?

 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,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,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,在杭州时闻名全国。

  因此,东坡肉的全名,应该叫【东坡回赠肉】才对,它是妥妥的苏菜,徐海菜。

  “好了,大概情况就是这么回事,咱们开动吧。”

  科普完毕,陈慕言收起手里的折扇,像是一位说书的先生。

  盘子里的东坡肉色泽红亮,青菜如翡翠,二者交相辉映,本就十分诱人,再加上那股刚出锅的鲜香劲儿,早就让他把持不住了。

  此时,他迫不及待想要享用这份东坡回赠肉。httpS://wωw.52零○wχ.CΟM/

  煮熟后的东坡肉外形十分讨人喜欢,方方正正的。

  其表面的一层肥肉此时已经变得鲜红透亮,

第628章 东坡回赠肉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