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493章 臭鳜鱼  美食复苏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493章 臭鳜鱼[2/3页]

  比较“贱”的食材。

  曾几何时,这些食材都没人要,只能扔到田里当肥料。

  是一些有心的厨子,本着不浪费的原则,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这才有了而今的“名菜”。

  好的食材,当然可以做出好的味道,但一些普通甚至低贱的食材,未必不能绽放光芒。

  这就是美食的魅力。

  “其实天明叔是明白这一点的,只不过是被徐叔给……嘻嘻。”

  小天龇牙,指着一个保温盖,突然来了这样一句无厘头的话。

  蔡老和徐大爷看了一眼小天手指的方向,皆是哈哈大笑起来,因为他们都明白了小天后半句想说什么。HtTΡS://wwω.5㈡00wx.℃ΟΜ/

  那没有说出来的后半句应该是“被徐来给打傻了。”

  为什么这么说呢?

  因为韩天明今天为蔡老准备的这道菜,其实就能证明这一点。

  “哎呀我去!”

  韩天明猛地拍了下脑袋,这才反应过来。

  还真是被小天说中了。

  自己这是被徐来给打傻了,灯下黑,实际上他是懂这些道理的。

  他不慌不忙打开另外一个保温盖。

  一条形态完整、呈鲜红色,散发出纯正、特殊的腌鲜香味的鳜鱼,出现在几人面前。

  这是一条【臭鳜鱼】。

  “您尝尝。”

  韩天明取来一副新的碗筷,递给蔡老。

  这是他专程为蔡老准备的。

  蔡老是地地道道的楚州人,喜欢吃鱼。

  再加上除夕夜的年夜饭,为了寓意年年有余,所以他便专程做了这样一条。

  至于为什么说他其实明白【简单的食材也可以做出绝妙的味道】这个道理呢?

  这就要从这条臭鳜鱼的典故说起了。

  话说有一年,徽州府调来了个姓苗的酷吏当知府。

  此人嗜鱼成性,食不离鱼,且爱吃活蹦乱跳的鲜鱼,尤其是鳜鱼,这可就难坏了他手下的衙役们。

  因为徽州境内重峦叠嶂,水流湍急,难产大鱼,徽州人吃鳜鱼都要从贵池、铜陵等沿江地区靠肩挑运进,往返一趟要六七天时间。

  由于当时没有保鲜设备,鱼在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臭腐烂。

  因此,商人只有在气候转凉时,才到江边

第493章 臭鳜鱼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