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697章 杨明娜到访  美食复苏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697章 杨明娜到访[1/3页]

  若说“食臭”,宁绍地区必须是“臭”中之王。

  闻名天下的“宁波三臭”:臭冬瓜、臭苋菜梗、臭菜心(芋艿梗),那可是臭味的代表作。

  还有绍兴有“蒸双臭”:臭苋菜梗与臭豆腐齐蒸,臭味直冲鼻腔。

  如果觉得还不够“臭”,还有“蒸三臭”“蒸四臭”,霉冬瓜、霉毛豆等臭味的巅峰。

  可以这么说,对于宁绍地区的朋友们而言,万物皆可臭。

  但除了宁绍地区,还有一个地方的“臭”味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。

  没错。

  正是安徽!

  安徽地区多山,食物运输不方便,同时又多雨,食物储藏不方便。

 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,如何储存好食物,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  但聪明的古人,总会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。

  没错。

  正是“霉”之或者“腌”之。

  这也是徽菜里很多菜都带着“酶”的原因。

  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,万物皆可“霉”。

  而说到“酶”,自然而然就会说到“臭”了。

  毕竟霉变的同时,往往会产生一些让生物本能产生抗拒的味道。

  不一定是臭味,但大体是不太舒服的味道。

  最典型的便是臭鳜鱼了。HtTΡS://wwω.5㈡00wx.℃ΟΜ/

  而除了这道传世经典的臭鳜鱼,还有另外一道臭出特色,流传千古的美食。

  “哈哈,毛豆腐!!!”

  安徽民间有句顺口溜:“徽州第一怪,豆腐长毛上等菜。”

  很多人都兴奋了,早就听说过徽州毛豆腐的大名,但一直没机会吃,没成想今天能在樱园食堂吃到。

  “先别激动,我建议先尝一块试试味道再说。”

  李昌宁将铁盆放下,笑呵呵地说道。

  铁盆中堆放着不少调过味的豆腐块。

  这是他昨天让人从徽州空运过来的,味道最为纯正。

  在此之前,这些豆腐块是顶着一头“浓密的毛发”,看起来像白色雪团的东西。

  “哈哈,这味道,这口感,真的跟那个啥一样。”

  王胖子最先尝了一口,仔细品尝过后,毫不避讳地说道。

  周围的人全都白了他一眼,但谁也没有去反驳。

第697章 杨明娜到访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