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723章 光饼(下)  美食复苏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723章 光饼(下)[2/3页]

  ,咱可得愿赌服输啊。”

  “王哥说的没错啊,我听的也是这个版本。”

  “怎么还带反悔的啊,可不兴这样的啊冯会长。”

  几个年轻的帮厨站出来帮王胖子说话。

  “我有说他说错了吗?”

  “我要说的是他没说全!”

  “光饼的典故可不止这一个,不信你们可以问徐来。”

  冯森死死按住那五块钱,生怕被别人抢走。

  “冯会长说的没错,光饼的典故,还有另外一个说法。”

  徐来笑着点了点头。

  “还有一个?”

  这下,轮到王胖子等人犯难了。

  韩天明和白冰洋也跟着皱起了眉头。

  他们知道的跟王胖子差不多,要说还有别的典故,他们还真不太清楚。

  “你确定还有另外一个版本?”

  五分钟后,王胖子放下手机。

  在网上搜来搜去,也就找到戚继光的那个版本,压根也没听说过还有一个啊。

  “光饼,戚南塘平倭寇时,制以备军行路食者。后人因其名继光,遂以称之。今闽中各处皆有,大如番钱,中开一孔,可以绳贯。”

  这古籍(清代施鸿保《闽杂记》)中写得清清楚楚,怎么到冯森这儿就只对一半呢?

  “答不上来了吧!”冯森很是傲娇,感觉自己找回了面子,“小伙子,你要学的还多着呢。”

  “那我也说对了一半,不行我拿两块五!”王胖子不肯认输,伸手就朝着那五块钱抓去。

  “哎哎哎,玩不起啊这是。”

  一胖一瘦,一追一躲,一出好戏就这么上演了。

  “好了好了,别闹了,待会儿让孙大厨看见了让人笑话。”

  看着两人跟闹着玩似的,徐来赶紧出来圆场,公开了另外一个典故。

  光饼的来源众说纷纭,一直以来,主要有两种说法。

  其中流传比较广的便是戚继光那个版本。

  但少有人知道另外一个。

  唐朝末年,当时的一位名为王潮的军事领袖,率河南子弟入闽,顺便也将家乡固始的“火烧馍”带到了福建,这就是光饼的前身。5200文学

  而在当时,固始这个地方叫光州,而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他,所以便将这个饼称之为“光饼”。

  “这也行?”

  听完讲述,王胖等人直接傻眼了。

  “抽空可以

第723章 光饼(下)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