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67章 抛尸地特征  神探:我,朝阳热心群众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167章 抛尸地特征[1/3页]

  刚刚,王庭通过已知的,凶手是鬼面蛛组织杀手的身份,以及作案手法的特征,推测凶手极度残忍冷酷。

  甚至,将巧合杀人作为艺术和信仰!

  此刻,他继续道:

  “这些内容,可以归于犯罪侧写四个根据里的其它线索。

  接下来,我会依次从抛尸地、受害者身份,以及受害者死因,三个主要方面,分析本案的凶手。

  首先是抛尸地!

  本案里,凶手没有抛尸,所以算是没有抛尸地的概念。

  他基本上只是将受害者的尸体,遗弃在第一案发现场。

  所以,我们可以分析第一案发现场的特征,也能获得不少信息。

  主要有两条——

  第一,凶手有很强的表现欲,渴望他人的赞叹或者肯定!

  这种肯定,不一定需要正面的夸奖,被他的“作品”惊到也可以。

  换言之,犯罪现场的‘观众们’,受到的冲击越大,情绪越是激动,越是恐惧,凶手越是满足。

  这是一种很扭曲的心理,但也体现了凶手内心的,呃,寂寥?

  好像不太对!

 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心境,反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。

  这也是我猜测,凶手受的是打压式的精英教育,父母可能比较严苛,以成绩和目标为唯一导向的原因之一。

  这种成长环境,可能确实会让凶手获得好成绩,但就算得到好成绩,也会被打击,要求更好……

  由于一直得不到正面反馈,导致凶手内心十分渴望他人的肯定。

  这种心理,影响了凶手作案地点的选择!

  我们稍作统计就会发现,凶手所作的九起案件里,大多数案件,都会将杀人地点选择在公开,甚至有特殊活动的场合。

  这样,他就可以让更多人‘欣赏’到他的作品,从‘观众们’的‘惊叹’中,获得满足!

  不过!

  在凶手的心里,完成高难度巧合杀人,始终是第1位的。

  所以,如果公开场合没有能满足他杀人计划的条件,他也会像在废弃楼内杀死范晓洋一样,退而求其次。

  这就衍生出了第一

第167章 抛尸地特征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