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248章 鉴定的难点!第一个完整昆虫  神探:我,朝阳热心群众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248章 鉴定的难点!第一个完整昆虫[2/3页]

  有的相近种类的昆虫,形态差别非常小。

  不管是躯体、触角还是足翅,就算对照图谱都没有办法分辨。

  差别,可能只是触角某个部分的长度,或者头顶某个尖刺的弯折角度。

  可是,虽然形态差别很小,但分布范围的差别却很大。

  这就意味着,群主需要将昆虫尽量完整的拼凑出来,才能准确的判断种类,一点都不能偷懒。”

  包黑炭:“我想到了一种最糟糕的情况——

  如果轿车在很长一段的行驶距离内,都没有一只昆虫,进入散热管道。

  或者,进入的昆虫,大部分不够特殊,都是随处可见的种类。

  导致圈出的昆虫分布范围,连接不成一条完整的路径。

  这样的话,就算群主成功拼凑并辨认出昆虫,恐怕也是无济于事。”

  kiko:“老包啊,闭上你的乌鸦嘴吧╰_╯╬!

  我虽然不太懂昆虫学,但也知道,你说的这种可能,概率太低了,几乎不可能发生。

  而且,只要辨别出足够多的昆虫,你说的可能就越低!”

  思喏:“所以,归根结底,还是要看群主昆虫学知识的储备。”

  灰原哀:“听大家这么一说,这办法真的好难啊,就好像大海捞针。

  只不过,鉴定完整昆虫,针上装了GPS,多用一点时间,总能完成。

  可群主现在所做的,是在没有GPS的情况下找针。

  除非群主了解整片‘大海’,要不然很难成功!”

  宋铁面:“唉,我还发现了一个难点——

  群主想要鉴定的昆虫残尸,应该是凶手此次杀人行动的驾驶过程中,进入散热管道的昆虫。

  也就是说,群主需要先鉴定出这些昆虫的大概死亡时间。

  否则,杀人行程之前进入轿车的昆虫,可能会对鉴定造成干扰。

  因为它们可能来自其它地方!

  但这些昆虫尸体都被散热器‘风干’,再加上是残尸,鉴定起来也尤为困难。”

  唐仁:“咦,听老宋这么说,我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——

  找凶手的整个开车轨迹,这也太麻烦了!

  简单一点啦!

  干嘛不找昆虫尸体里,干燥程度比较高,数量也更多的呢?

  这些昆虫,肯定是来自凶手老巢所在的地方。

  通过这些昆虫的分布范围,直接就能确定老巢的大概范围啊!”

  看到唐仁的留言,侦探们同时愣了一瞬。

  虽然唐仁常常发一些不着边际的鬼想法,但现在这主意,似乎确实简单一点。

  当然,拼凑昆虫尸体,鉴定昆虫种类的难度,还是不变的。

  但也总比拼凑出一条完整的行车轨迹,要轻松很多啊!

  一直关注侦探们讨论的王庭,直接留言道:

  “不行的!HΤΤΡs://WωW.伍㈡零○Wχ.℃ΟΜ/

  唐仁所说的办法,在刚看到昆虫尸体的时候,我就想到了。

  但我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,原因有两个——

  第一,我发现昆虫残尸的腐烂和干燥程度,有明显的断层。

  我现在收集的,基本都是比较新鲜的,经过鉴定,昆虫死亡时间在七天

第248章 鉴定的难点!第一个完整昆虫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