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111章 分工!微生物鉴定[2/3页]
:“老弟,绳子上有车漆,不一定就是断颈者买来自己用的。
你忘了断颈者的职业吗?
现在确定的是,他从事的是能大量接触轿车的工作。
有可能,这种车漆是他在工作时接触到的。”
关洪宇:“这倒也是o_o!”
姚学琛:“其实,现在还不能100%确定凶手就不是富豪,一切都是有可能的!”HΤΤPS://WWw.⑤二0○wΧ.℃óM/
秦枫:“我建议,由群友们比对资料,寻找哑光漆的生产厂家,再从销售记录寻找买家。
而群主继续鉴定脚垫纤维上的微生物,看能不能确定微生物的具体分类,协助调查。”
“就按秦枫说得来吧!”
王庭在脑海里道:
“系统,提取联盟内各大轿车厂家生产的,哑光漆的配比,并提取哑光漆的销售记录。
将所有资料上传至侦探群!”
【本次提取成功,已成功上传!】
群友们纷纷下载资料查看,而王庭继续戴上虚拟眼镜,进入虚拟实验室。
他看着桌面上的两根脚垫纤维,沉吟片刻后,看向身前面板上的探案技巧栏,道:
“系统,兑换技巧‘微生物鉴定’!”
“微生物鉴定”是技巧“微生物指纹”里的一个分支。
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每个人身上的微生物能达到百万亿的规模。
一个喷嚏里的微生物,就能达到百万个!
通过呼吸、汗液蒸发等日常行为,大量从人体内散发出的微生物,在每个人的周围,都形成了“微生物云”。
当一个人进入一处空间时,他周围的微生物云,就会在空间内留下“痕迹”。
而他也会从这个空间内,带走空间内原有的微生物。
这是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微生物学解释。
由于每个人身上携带的微生物,都和指纹或者dna一样,具有特殊性。
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、生活环境、职业等等都有关系。
因为这种特殊性,通过鉴定案发现场的微生物残留,就能帮助锁定案件嫌疑人。
当然,微生物由于数量、种类繁多,个体微小,在收集
第111章 分工!微生物鉴定[2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