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192章 动中向静,静中向动[3/3页]
从静走向了动。
本来,一切都是有规律的,有准则的。
就像普通人中的一个农民,一辈子就是种地,他的一生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。
似乎一眼看过去,就能看见这个社会是怎么样的。
如果是一个普通人,大概率顺天由命。
但孔子不一样的,他明明知道知道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,却还是努力去做些什么。
试图在这个静止的世界中,寻找那一抹动。
如果上天让孔子只能开口,那么孔子嘴里一定会高歌。
如果上天让孔子只能动手,那么孔子一定会抚琴抒发心中声音。
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。
伏海脑海里跃出了这么一句话。
所谓的随心所欲,身心合一下的挣扎,并且甘之如饴。
哪怕最后倒下了,也是自己胜利了。
生命已熄,运动仍然不止。
孔子的路是针对所有的人。
这也很好理解,很多事物都没有自己的意志,都无法身心合一,只能屈从自己的本能,在静中沉沦。
这自然也不太好从万物的方面论述这个道理。
老子和孔子,两个人的路在伏海的面前逐渐清晰了起来。
在他看来,老子是面,万物从运动中逐渐停止了下来,归于虚无当中。
而孔子相反,他是点,一个点从虚无中出现,就开始了运动和挣扎。
两者明明背道而驰,但都放出了彼此的光芒。
伏海在这个时候,脑海里出来了四个字——天人合一。
道家讲究天人合一,那是人融入了天。
而儒家讲究的天人合一,是天融入了人。
看老子和孔子的情况,也是如此。
老子能够掌控一片天地,几乎如同画在了一片天地当中。
而孔子胸怀天下,一身紫气内敛,教人而紫气出。
两个都无愧于圣人。
伏海觉得自己都达不到了两个人的高度,也无法通过两个人的路来突破自己。httpS://wωw.52零○wχ.CΟM/
他看着自己面前的虚影,此时手脚和身躯都融合在了一起,只剩下一个头颅。
只要把虚影的头颅融合了,他就突破了。
第192章 动中向静,静中向动[3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